Category Diary

炸鱼薯条

今天,漫步至泰晤士河岸边,经过了旧比灵斯盖特市场(Old Billingsgate Market),这座熟悉的建筑仿佛将我拉回了百余年前的伦敦。在那个时代,这里曾是全英国最繁忙的海鲜批发市场,鱼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海风混着鱼腥气飘散在空气中。如今,市场早已停业,而它的建筑成为了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但站在它面前,仿佛还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个时代“人间烟火”的热闹与繁忙。 我不禁想到,英国的炸鱼薯条(Fish and Chips),这道被誉为“国菜”的食物,其兴盛也离不开这座市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炸鱼薯条成了英国工人阶级最受欢迎的廉价美食之一。新鲜的鳕鱼或鳕鳗,从这里销售进入城市,再经油炸后搭配热腾腾的薯条,成为了人们辛劳一天后的慰藉。这道简单却深受喜爱的食物,背后不仅是市场供应链的繁忙运作,更承载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最深切的生活记忆。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旧比灵斯盖特市场面前显得格外贴切。无论是鱼贩的劳作,还是街头小摊的炸鱼香气,都源自人们对温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饮食总是带着一种最接近人心的温度。它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情感的寄托。在伟大的社会变革中,无论是工业革命的轰鸣声,还是经济繁荣的喧嚣,都无法掩盖人们对食物的朴素依恋——它连接着家庭的餐桌、街头的烟火,甚至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站在旧比灵斯盖特市场前,我想起那当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普通民众。食物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情感的承载。无论是早年间匆匆路过的小工,买上一份炸鱼薯条填饱肚子,还是现在英国家庭的周五“炸鱼之夜”,都让人感受到食物背后那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温度。 人们常说,饮食是通往文化的钥匙。但对我来说,饮食更像是一种能触及内心深处的语言。它隐藏着人们心底最深的柔软,也讲述着属于每个时代的独特故事。炸鱼薯条是普通的、渺小的,但它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悠长的回味。在社会的伟大变革中,无论是战争、工业革命还是科技飞跃,这些烟火气息始终没有被完全取代。它们深深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普通却强大的情感。 今天,当旧比灵斯盖特市场的热闹早已退去,炸鱼薯条不再需要依赖海鲜市场的供应,走进伦敦的街头巷尾,你依然会闻到炸鱼和柠檬的香气。这种味道不仅属于伦敦,更属于一种生活的延续和对记忆的传承。 或许,这正是饮食的力量:最普通,却最能温暖人心。 炸鱼薯条及旧比灵斯盖特市场(Old Billingsgate Market): 在19世纪的英国,炸鱼薯条逐渐成为工人阶级的主要食品,尤其是在工业城市。工厂工人通常在午餐时间购买炸鱼薯条,因为这是一种方便、快捷且价格低廉的热食,适合他们短暂的休息时间。 当时,炸鱼薯条通常用旧报纸包裹。这种包装方式经济实惠,且报纸的吸油性有助于吸收多余的油脂,保持食物的干爽。此外,报纸包裹也方便工人们在户外或工厂内食用。 工厂附近的街道上,常常有炸鱼薯条摊位或小店。工人们在短暂的午休时间里,涌向这些摊位,购买用报纸包裹的炸鱼薯条,站在街边或坐在工厂附近的长椅上,快速地享用这份热腾腾的美食。这种场景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炸鱼薯条在英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塔桥以西的旧比灵斯盖特市场(Old Billingsgate Market),是一座承载着伦敦商业繁荣记忆的地标建筑。它曾是英国最大的鱼市场,每天大量新鲜的水产品在这里销售。每天市场关门前,尚未销售出去的鳕鱼,鲽鱼等鱼类价格非常便宜,被制作成炸鱼配以薯条,成为平民最欢迎的美食。

穿越时空的庆典

今天在老伦敦城区漫步,恰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伦敦市长游行(Lord Mayor’s Show)。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市民游行活动之一,这个庆典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早在1215年,伦敦市长就需要前往西敏寺,向王室宣誓效忠。时至今日,每一任伦敦金融城市长依然会沿袭这一传统,穿上象征尊贵与历史的礼服,坐上庄重的马车,穿过伦敦市区前往宣誓。Lord Mayor’s Show不仅仅是一次传统仪式,更是一场汇聚全球文化的盛大庆典,展示了伦敦这座城市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今天的活动场面热闹非凡,人群汇聚在伦敦街头,欢庆这一古老传统的延续。250匹马、50多辆装饰华丽的花车和上千名表演者,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游行队伍从市政厅出发,全程三英里,与市长同行的还有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代表——慈善机构、学校、社区团体、音乐家、演员、金融机构、军乐队和古老的同业公会。他们的花车和展示,既有传统的英式风格,也有现代化的创意,穿插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伦敦的街头,仿佛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既是过去,又是现在,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代的活力。 在这场游行中,我不禁感叹,为什么《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在英国显得如此自然、毫不违和。因为在伦敦,传统与现代的并存本身就充满了奇妙的“魔力”。前方是苏格兰士兵吹奏的风笛,身后是中国舞狮队的锣鼓喧天;中世纪的老爷车上坐着手工匠人,紧随其后的大客车上展示着最新的机器人技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科技在这里共存,仿佛一个奇幻的世界在眼前展开,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很多朋友来到伦敦旅游,常常是乘坐在车辆里穿梭于所谓的著名景点,匆匆忙忙间留下了照片里的记忆。其实,探索一座城市最佳方式往往是步行,这是最贴近这座城市的视角,更是一种与城市真正“对话”的过程。步行探索一座城市让我们能放慢脚步,倾听城市的历史与故事,慢慢体会到城市的真实脉动,感受到每处景色的细微之美,甚至也许会像我今天一样,偶遇一场充满历史厚度的盛大游行。这份步行的“慢”,让我们从匆忙的节奏中抽身而出,去感知、去理解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让我们从观光者转变为城市“朋友”。 今天的步行偶遇,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伦敦深具魅力的特点: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古老的,也是创新的。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伦敦顽强地坚守着那些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也同样热情地拥抱新事物。它的街头充满了古老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这种“坚守传统,拥抱革新”的精神,或许正是这座城市持久吸引力的核心。走在这片多元的土地上,不禁让我想到,伦敦所展示的,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力量。 如果下次您来伦敦,不妨尝试行走在这座城市中间,通过年代久远的建筑,感受英国的王朝更迭、工业革命到现代繁华的变迁轨迹,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地点,倾听许多不为人知的奇闻逸事,感受英国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的伦敦深度游步行路线也许会为您打开这座城市的独特视角😁。您可以走进那些被车辆和时间匆匆掠过的细节,感受到这座城市从未间断的历史脉动。与我们一起,走进伦敦的街头巷尾,在不经意的角落里发现属于您的“伦敦时刻”。 封面图:敦市长游行(Lord Mayor’s Show)2024 新闻链接

思想的宝藏

今天带客人参观了大英博物馆里传奇的原图书馆阅览室(Reading Room),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空间中,我不禁心潮澎湃。阅览室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更是一个思想的港湾。这里的每一张桌椅、每一盏灯光,似乎都在低语着那些曾经在此徜徉的思想者们的故事。 从卡尔·马克思到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孙中山到胜雄甘地,这里曾迎来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伟大人物。他们带着各自的信仰、理想和追求,齐聚在这座包容的阅览室里,彼此并不相识,却共享着这片充满思想碰撞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汲取智慧、表达自我,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最终创造出改变世界的思想和文字。 1849年,卡尔·马克思先生几经辗转,来到了英国。这位当时激进且充满争议的思想家不被那时的欧洲所接纳,被多国驱逐。但即使在政治上有着巨大分歧,英国依然给予这位思想家一个自由思考和写作的空间。他在英国生活了34年直到去世,而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是他最重要的写作场所,马克思在这里得以查阅大量资料、阅读世界各地的经济学著作,创作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度过了他最重要的思考与创作时光。 这间阅览室体现了英国对思想多样性的尊重与接纳。正是在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中,不同的思想在此交汇和发酵,催生出跨越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览室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更像一座思想的熔炉,跨越国界与语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在此生根发芽。英国,正因拥有这种胸怀,播种下了领先世界的种子。 站在阅览室中,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名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思想开放的教育理念,主张不同的思想和学说能够共存,甚至在辩论与争论中找到共识与真理。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正是我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中感受到的力量。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认为,思想才是更深远的力量。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不仅承载着历史的知识,更是先人思想与信仰的见证。正如这间阅览室曾经孕育过的思想影响了世界,博物馆里的文物也同样是思想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每一件文物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思想者们对话。我想,这才是这间博物馆里真正的宝藏! 客人们参观完后,带着感动与敬佩离开,而我也在内心深处被这间阅览室的精神触动。无论是马克思在这里写下的理论,还是胜雄甘地在此寻找到的理念,抑或是孙中山心中激荡的革命理想,都是阅览室包容性的体现。正是这种开放与包容的精神,让英国汇集了比价值连城的文物更为珍贵的东西:人类文明的思想——它们在这里积淀、融合,最终成为推动世界前进的力量。 封面图:原大英图书馆阅览室(Reading Room) 博物馆链接

信任和支撑

这周工作中发生了一件温暖的小事,让我再次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前几天,一位客人联系到我,希望能预订我的私家团讲解。对于这样信任我的客人,我总是格外珍视。然而由于我个人时间和任务安排的冲突,无法亲自带她参观,于是我向她推荐了团队的拼团讲解,由我们的其他讲解员接手。本以为这是一次普通推荐,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之后竟然收到了她听完讲解后特意发来的感谢。她告诉我,团队的讲解员讲解的很好。她的感谢使我感到温暖,也为我们这只优秀的团队而感到尤为珍贵。 在博物馆工作的这些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多么难能可贵。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专长,既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又能在彼此需要的时候补位支持。我们的讲解团队里,每位讲解员都深具特色,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专业性,让我们的团队充满了活力。大家互相信任,互相依赖,共同支撑起我们所热爱的事业。 作为讲解员,我们常常是独自面对游客,似乎是一个“单兵作战”的职业,但实际上,每一个精彩的讲解背后,都有着团队的支撑。正是因为我知道有这样优秀的同事在我身边,所以在不能亲自接待的时候,我也能放心地将客人托付给他们。这种信任,是我们团队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被支持,也因此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 客人们因信任而选择了我们的团队,而我们彼此支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封面文物:吕底亚金币(Lydian Coin) 博物馆链接 封面文物介绍: 吕底亚金币(Lydian Coin)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属货币之一,通常被称为“吕底亚狮子币”。它大约铸造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由吕底亚王国(位于今天土耳其西部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发行。这些金币通常使用一种天然合金——琥珀金(electrum)铸造而成,这种合金含有金和银的天然混合成分。吕底亚狮子币上刻有一个狮子的图案,这是吕底亚王室的象征,显示出这些硬币是由王权发布的。 吕底亚金币的诞生是货币历史上的重要创新,标志着从以物易物到货币经济的重大转变。吕底亚国王阿利亚特(Alyattes)和克洛伊斯(Croesus)推行了标准化的货币制度,为货币的使用奠定了基础。由于吕底亚处于重要的贸易枢纽,这些金币成为区域内主要的交易媒介,并迅速影响到邻近的希腊城邦。希腊人很快开始模仿吕底亚的做法,铸造自己的货币,最终将这一发明传播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货币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其流通与使用依赖于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任。这种信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演化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吕底亚金币的出现正是货币在信任机制上的一次重要创新和发展。作为早期的标准化货币,吕底亚金币不仅是贵金属的实物,更代表了背后王权的信誉和社会的集体认同,承载了货币里信任的哲学内涵。

在博物馆中发现彼此

今天的讲解任务是一次金牌包团,客人只有两位——留学生女儿带着前来旅游的父亲。这样的组合,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亲密,尤其是当他们一同走入大英博物馆这样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时,仿佛时光也因为这份亲情而变得温柔了许多。 带着他们在博物馆的展厅中穿梭,起初我还按照讲解的习惯,介绍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在文明进程中的意义。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这场讲解渐渐转变成了一场轻松愉快的对话。女儿饶有兴致地提问,父亲则时不时地分享他自己对某些文物的独到见解。我发现,很多时候讲解并不是我单方面的“传递知识”,反倒更像是和朋友聊天,在分享彼此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其实在博物馆讲解中,我常常从游客那里收获新的启发和知识。今天的这对父女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带一位北京大姐参观瓷器馆的经历。那位大姐是个深度的瓷器爱好者,学识广博,见解独到。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她总能用轻松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瓷器之美。我记得当时我向她请教:“我了解这些瓷器的历史和工艺背景,但总感受不到它们的美好与韵味。它们有着优雅的造型和细腻的纹饰,但这份美,总觉得隔着一层。” 大姐微微一笑,给了我一句让我铭记至今的话:“信马由缰,一眼千年。”她说,不要过于依赖知识背景去理解一件瓷器,要放开心灵,让感受自由驰骋。瓷器所承载的是千年的历史,你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穿越时空。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千年时光流淌过的痕迹。大姐的这句话,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瓷器的那份美好和深沉,让我对瓷器有了一种与知识无关的热爱。 今天与客人的互动也让我有了类似的体会。在他们的提问和分享中,我再次意识到,博物馆讲解的核心不在于知识的堆砌,而是打开彼此的心扉,让每个人在文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讨论,都是一种彼此发现的过程。游客们在文物中发现了他们自己的领悟,而我则从他们的视角中获得了新的角度和启发。这种双向的交流,是我在这份工作中最珍视的体验。 我越来越觉得,博物馆讲解更像是一种“发现”的过程。文物是一面镜子,它既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也映照出每个人的内心。每一位曾经交流过的客人,用他们的思考和感受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更让我明白了在博物馆中参观的真正意义:不只是凝视过往,而是用心去感受,让古老的物件和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这样的发现,往往让人惊喜,甚至让人心生敬畏——世界如此辽阔、历史如此丰富,而我们永远都无法穷尽对它们的理解。也许,正是在这种不断发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也在彼此的眼中找到了真诚与喜悦。 今天的这次导览结束时,父亲和女儿真挚地感谢我,而我也深深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用好奇和热情点亮了我的讲解,让一场看似普通的导览变成了一次难忘的心灵交流。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扇窗,只有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才会发现那些窗外的辽阔风景,发现世界的美好,发现彼此的真诚。 封面文物:玉壶春瓶及扁壶 博物馆链接 封面文物介绍: 这几件优雅的青花瓷瓶是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瓷器馆(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中的珍品之一,大维德瓷器馆内收藏了近1,700件中国古代瓷器,这些藏品跨越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涵盖了青花瓷、粉彩、单色釉等多个瓷器种类,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历史意义而闻名,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国陶瓷收藏之一,而所有这些珍贵的藏品都属于一个人:斐西瓦乐·大维德。 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 (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1892年大维德出生在大英帝国殖民地印度孟买的一个富裕的犹太裔家庭,他的父亲萨森·大维德爵士(Sasson David 1849-1916)是当地著名的银行家、印度银行的创始者。1913年大维德移居伦敦,赴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学位,同时也开始了他中国文物的收藏生涯。他被誉为西方世界最为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家与收藏家,自1927年起,倾其毕生精力与心血,辗转于欧亚之间,建立了世界上最为精彩并最具有影响力的私人中国陶瓷收藏,可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瓷相媲美。 1927年,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慈禧及溥仪抵押在那里的清室珍宝,当时这批文物作为清王室在盐业银行的抵押物,已经期满无力赎取。大维德购买了其中40多件清宫旧藏的精品,此后大维德多次往返于中英之间。在1929年景阳宫修缮时大维德捐赠了5000多块大洋,随后他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参与了景阳宫宋元明瓷器展的展品遴选、展览设计以及说明标签的撰写工作,并策划了1935年的伦敦中国艺术展,使得故宫的展品第一次为西方公众集中观赏,为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维德的收藏和研究工作被打断。他积极从事反法西斯的活动,1940年他经美国到印度为修建机场筹款,41年被日本宪兵拘押,次年才被送往莫桑比克与日本战俘交换重获自由,但他的身体在被日本人关押期间受到极大的摧残,45年他到美国接受治疗,但病情并没有根本好转,到了1952年他最终不能站立。1964年大维德爵士去世,享年73岁。1950年,David将他的收藏捐赠给伦敦大学,以便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推广。该馆最初设于伦敦大学,2009年起移至大英博物馆专馆展示,即如今的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大维德瓷器馆。 信马由缰: 青花瓷之所以深受中国文人喜爱,不仅在于其釉料“苏麻离青”在烧制后呈现出微妙的晕染效果,使得瓷器表面带有水墨画般的韵味,更在于这种晕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釉料的浓淡晕染并非完全可控,而是依赖于高温烧制过程中的偶然性。文人们认为,这种无法完全掌控的自然变化,正是“七分在人为,三分天注定”的生动写照。青花瓷的大致图案和形状可以由工匠设计和雕琢,但在高温烧制时,釉料晕染的效果则充满了“天成之美”,带有偶然和不可预测的特质。这一特性不仅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也使得每一件青花瓷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 这种偶然性恰恰契合了中国文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尽力而为之后,顺其自然。在文人看来,青花瓷的烧制过程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人只能尽己所能去塑造和规划,但最终的结果仍要交由“天意”来完成。这种“尽人事、知天命”的态度,是儒家思想与道家哲学的融合——既重视人力的作用,也尊重自然的不可抗力。 更深一层来看,青花瓷的这种美学和思想也折射了中国文人追求的“无为而治”之境界。青花瓷上的晕染效果自然流淌,不经刻意雕琢,体现了一种含蓄、内敛而自然而然的美。文人们从这中间看到的是一种与天地和谐共存的生命态度——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包含了对自身位置的清醒认知。 因此,青花瓷不仅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中国文人心灵和哲思的物质化呈现。它以其天然的晕染效果和“天工人巧”的结合,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顺应天道、和谐自然的价值观。

多样性的感悟:更广阔的天空

今天的伦敦,秋高气爽,阳光洒满大街小巷,连空气中都透着一丝清新的凉意。趁着这美好的天气,我有幸跟随两位同事,聆听了他们在不同场馆中的讲解——一场是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另一场是伦敦的深度游导览。每一次的聆听,都让我有如饱览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心中溢满了幸福与满足。 人能够学习,真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每一位同事的讲解都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他们带着各自的专长和个性,从不同的切入点为观众展现出伦敦以及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有的同事擅长从艺术的角度诠释文明,娓娓道来作品背后的故事;而有的同事则善于挖掘城市的历史细节,把那些被岁月掩藏的故事重新带到阳光下。每个人的讲解都如同一扇新的窗,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像今天晴朗的天空一样,明净而开阔。 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多样性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与风格,而正是这些多样性共同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伦敦之所以迷人,不正是因为它包容了如此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吗?而博物馆,之所以称为“博物馆”,正是因为它能够展示并珍藏这些多样性。不同文明的碰撞、不同思想的交流,在博物馆的空间中交织、延展,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常常想,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文物,不仅仅是曾经存在于某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物件,更是他们的思想、信仰、情感的一部分。古埃及的雕像、古希腊的陶瓶、中国的瓷器、欧洲的油画,这些来自不同文明的作品,承载着人类无数的感受与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曾是某个人、某个文化在时光中的一份痕迹。如今,这些痕迹聚集在博物馆中,成为我们今天理解人类文明的一扇扇窗。 这种多样性的集合,不仅让我对历史充满敬畏,也让我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新的思考。正如今天的同事们,用各自的知识和视角丰富了我的见闻和思考,多样性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可能性,使我们的思想不至于僵化。它提醒我,永远不要固守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是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去理解、去学习、去感受那超越我们经验的事物。 今天的学习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万花筒。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文明的多样性,感受到每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它们像一条条支流汇入了人类的历史长河,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河流中留下了自己的微小印记。走进博物馆,参观的不仅是过去的遗迹,更是无数生命的故事和它们留下的印记。这样的体验,让人既感叹又生机勃发。 今天的伦敦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而我的心中,也因为这一天的学习与启发,看见了更加广阔的天空。这正是多样性带给我们的力量:它让我们跳脱出个人的视角,拥抱更加丰富和多面的世界。 封面文物:Gilt silver rhyton 博物馆连接 封面文物介绍: 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这件波斯来通杯(Rhyton),是一件来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时期的精美饮器。这件作品充满了异域神秘气息与精湛工艺,既是古代波斯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也承载着浓厚的宗教象征意义和王权的象征。来通杯的形制别具一格:它往往呈长筒状,底部设计为动物或神话生物的形象,使用者通常以杯口注入液体,从底部的细小流口将液体倒出。这个仪式性的饮器在宴会、祭祀甚至加冕等重要场合中使用,是高贵与神圣的象征。 来通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被称作 rhyton,意为“流出的容器”。在古希腊,来通杯不仅仅是一种饮具,它还代表了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 阿土耳其契美尼德王朝在其鼎盛时期疆域辽阔,与希腊和中亚等地频繁接触,文化交流带来了艺术风格的融合。许多波斯来通杯上的动物形象,融合了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风格,同时保留了波斯独特的神秘感。 而这种独特造型的杯子随着丝绸之路,也出现在了我国,作为首批64件不许出国展出的文物之一,中国何家村出土的玛瑙兽首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 从古希腊到波斯,再到中国,来通杯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更是一段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对话。这种器物的流传展示了人类在多样性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尊重差异的哲学智慧。各个文明在来通杯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使其逐渐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与功能,成为丝绸之路上跨文化交流的象征。 陕西博物馆玛瑙兽首杯 西方来往沟通的杯子 

感谢的力量:一位客人的温暖

今天的讲解结束时,我迎来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旅行团中的一位客人,坚定地递给了我一张10磅的小费。这是一支由21位游客组成的旅行团,每位客人都已经为讲解支付了费用,因此这位朋友的额外心意,让我感到格外温暖和动容。 在博物馆讲解的过程中,我常常努力让每一段历史都鲜活起来,带领游客穿越时光,去领略那些遗失在岁月尘埃中的故事。但我从不确定,是否每一位游客都能从中获得触动和共鸣,或者说,是否能让他们的伦敦之旅多一些难忘的色彩。因此,这10磅并非仅仅是金额,更是一种真诚的肯定。这位游客用她的方式向我表达了感激,而这份感激深深触动了我,仿佛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努力工作的意义所在。 人们常说“感谢是一种力量”,而今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感谢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表达,它需要发自内心的共鸣和判断。这位游客并不需要额外表达谢意,但她依然选择了这么做。这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肯定,更是一种独立的判断力。她选择超越常规,去传递她的欣赏,这份坦率和真诚,让我觉得她是个值得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博物馆导览员,我希望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我所讲述的历史,所描述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年代久远的记忆,更是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礼赞。今天,这位客人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告诉我这些努力没有白费。 感谢不只是付出后的回报,它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是提醒我们,彼此的存在和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在日复一日的讲解中,感谢和被感谢的瞬间将继续激励我,让我始终怀抱热情,去讲述那些来自历史深处的故事。 封面文物:Terracotta portrait bust of Sir Hans Sloane (1660-1753) 博物馆连接 封面文物介绍: Sir Hans Sloane(汉斯·斯隆爵士)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医生、植物学家和收藏家,更是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的奠基人。正是由于他一生对于知识、收藏和科学的热情,英国乃至全世界才有了这个汇集历史、艺术与文化瑰宝的殿堂。斯隆爵士的影响在伦敦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甚至连“斯隆广场”(Sloane Square)和“斯隆街”(Sloane Street)这样的地标也因他而得名。 他一生中积累了超过八万余件藏品,涵盖了植物标本、动物标本、矿物、书籍、手稿、硬币、绘画等等。这些收藏来自世界各地,许多物品在当时是无价之宝,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斯隆的收藏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而是怀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通过收藏和展示这些物品,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不同文化的知识,从中获得启发。 斯隆去世后,他留下遗嘱,将自己的藏品捐赠给国家,条件是国家支付其家人2万英镑的赔偿金。英国政府同意了这一条件,并于1753年通过了《大英博物馆法案》(The British Museum Act),从而创建了大英博物馆。这也使得大英博物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参观、学习。斯隆的遗产因此成为了现代公共博物馆的先驱,使得知识成为一种公共财富,而非少数人独占的特权。 2020年夏天,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引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反思历史和社会正义的浪潮,尤其是在英国,公众和学术界对大英帝国历史的反思达到了一个新高峰。许多人开始质疑博物馆中展示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财富来源、道德背景以及他们在殖民主义中的角色。 作为一位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汉斯·斯隆的成就不可忽视,但他的财富也与奴隶制存在一定关联。斯隆曾在牙买加工作,他的财富部分来源于与奴隶制相关的种植园。虽然斯隆本人并没有直接从事奴隶贸易,但他的妻子持有大量依靠奴隶劳作的种植园,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这一事实引发了公众对斯隆作为科学家和收藏家形象背后复杂历史的再思考。 在此背景下,2020年8月,大英博物馆决定将斯隆的半身像从显眼的位置移走,以更加中立、批判的方式重新展示他的贡献和争议。这一举动标志着博物馆在回应社会问题时的一种态度转变:不再只是歌颂历史人物的成就,而是将他们置于其历史背景下,以更全面的视角来讲述历史。 大英博物馆并没有将斯隆的半身像完全移除,而是采取了一种“批判性展示”(contextualized display)的方式。半身像被移至一个展览橱窗内,与一块解释其历史背景的牌子一起展示。说明牌上详细介绍了斯隆在植物学、医学和收藏领域的成就,同时也坦承了他财富来源与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博物馆希望观众能够在了解斯隆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以简单的“英雄”或“反派”来定义他们。 这种“批判性展示”的理念旨在让公众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历史,接受并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而不是仅仅推崇或批判某个人物。博物馆希望借此教育人们,历史是多面的,只有看到其复杂性,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世界。

缘分的滋味:美食与记忆

今天的伦敦阳光明媚,秋日的天空格外清澈。趁着这难得的好天气,我和几位许久未见的友人决定前往久违的中餐馆,共享一顿美味的午餐。伦敦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国际美食,但今天这一顿中餐,却让我感触良多,不仅仅因为味蕾上的满足,更因为它唤起了许多关于家的记忆与情感。 人们对美食的记忆,总是特别深刻。那熟悉的香气、碗盘的碰撞,还有一道道似曾相识的菜肴,都仿佛是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记忆的门扉。似乎将我带回了过去的某个瞬间——也许是在家乡的某条街边小巷,也许是与老友欢聚的某个夜晚。这种记忆是如此鲜活,仿佛时间从未在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坐在异国他乡的餐桌前,与友人共享这份美食,不禁让我心生感慨。缘分,这个词在今天格外显得厚重。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与久未谋面的友人再次相聚,仿佛一切都回到了过去的某一时刻。那种熟悉的感觉不仅仅来源于美食,还有人与人之间难以言喻的情感纽带。究竟是缘分的安排,还是岁月的偶然,让我们能在这座充满历史感的城市中,再次相遇? 想到这里,我不禁联想起在大英博物馆中,那些我日日讲解的珍贵文物。这些历经千百年时光的物品,也许看似与我们的生活相隔遥远,但细想之下,它们与我们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当我站在某件文物前,讲述它的历史与故事时,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我们与这些古老的物品,真的只是无数偶然中的相逢吗?也许很久之前,在我们尚未察觉的某个时刻,我们的生命轨迹就已经与这些文物产生了联系。 缘分,是人与人之间看似不可捉摸的连接,亦是人与物之间深藏的默契。美食可以唤醒过去的记忆,仿佛是曾经的某种约定,而文物则静默地等待着与某个注定的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再次相遇。这种感觉真是十分奇妙。 缘分,不仅仅是相遇,更是一种连接。这种连接,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甚至跨越了文化与历史。正如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见证者,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这样一种存在。或许在我们生命的某个角落,我们早已与某些人、某些物相遇,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这种缘分才被重新唤醒。 当我们走出餐馆时,伦敦的阳光依然明亮,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的脚步和熙攘的声音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脉动。但今天的这份重逢,这一顿美食,以及由此唤起的记忆与感悟,仿佛为这忙碌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柔和的暖意。缘分的滋味,像这秋日阳光一样,温暖而悠远。 封面文物:The Basse-Yutz Flagons 博物馆连接 封面文物介绍: The Basse-Yutz Flagons(巴斯-于茨青铜酒壶)来自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凯尔特文明,用于在盛宴中盛葡萄酒、啤酒或蜂蜜酒,体现了当时凯尔特工匠的高超技艺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丰富历史。它们发现于法国洛林地区的于茨(Yutz),这一区域地处高卢和日耳曼部落的交界处,也是凯尔特文明的重要核心。凯尔特人以其卓越的金属加工技术闻名,他们的艺术充满了象征性的复杂装饰和动物纹样,而这些酒壶便是这种艺术风格的极致体现。与此它们还反映了当时欧洲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研究酒壶上的细节,可以清晰地看到伊特鲁里亚、希腊以及凯尔特文化交织的痕迹。 凝视这对来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酒壶,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看到那些曾经使用它们的凯尔特贵族,在盛大的宴会上高举酒杯的情景。这些古老的物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也讲述着人类文明的共同故事:无论是古凯尔特人,还是现代人,我们都曾经通过宴会和饮食来表达自己的信仰、身份和对生活的热爱。

秋日漫步中的时光

今天是难得的休息日,选择在家附近散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秋天的英国,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美丽,仿佛自然在这时节中悄然诉说着季节轮转的故事。落叶缓缓飘下,空气中弥漫着微凉的气息。那些被秋霜染成金黄、橙红的树叶,铺展成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地毯,为这座城市的街道平添了几分诗意与韵味。 英国的秋天,是沉静而又丰富的。走在这条充满历史的小路上,错落有致的老式小屋,厚重斑驳的石墙,以及远处教堂的尖顶,都在低语着岁月的痕迹。每当漫步于此,历史感便如同落叶般纷纷扬扬,轻轻拍打着我的思绪。这些建筑,不仅是眼前的景象,它们如同时间的守护者,见证着无数个时代的更迭与变迁。 英国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砖瓦、每一棵古树中回响。但有趣的是,尽管这个国家深具传统,它同时也拥有着改革与创新的精神。这种双重性,在秋日的散步中被奇妙地捕捉到了——古老的教堂与小屋代表着传统的稳固与历史的厚重,而四周的现代元素则象征着这个国家勇于拥抱变化的内在活力。 在经过一座古老的教堂时,阳光洒在它高耸的石塔上,仿佛为它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教堂的钟声悠悠传来,这声音在英国的大街小巷已经回荡了几个世纪。它提醒着我们,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它是我们每天与之共存的现实。英国的教堂、古老的城堡、铺满鹅卵石的小径,这一切都昭示着这个国家对自己历史的尊重。 但与此同时,在这些古老遗迹的阴影中,现代化的建筑和理念也在不断生长和演变。正如英国的秋天,既带着一丝沉静的凉意,又有着鲜活的色彩。树叶的飘落,提醒我们时光的流逝;但那满眼的红黄斑斓,也在暗示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英国这个国家亦如同秋天一般,拥有着时间的深沉底蕴,却从不惧怕创新与变革。 每一次散步,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也是一场对当下的沉思。常常感叹,英国的魅力,正源于这种平衡:传统与革新、沉稳与灵动、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织成了一幅复杂而又和谐的画卷。 秋日落叶飘散,它们悄然回归大地,但我知道,春天的绿意终会再来。正如英国的过去与未来,总是在时间的轮回中交织、前行。历史不只是博物馆中的展品,它在每一个街角、每一片树叶中流动,它与自然、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秋日的阳光中,以它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这一切——静默中却充满力量。

从幽默到历史的回响

今天的博物馆之旅从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讲解开始。早晨的私家团成员来自东北,带着他们特有的直爽和幽默,为本应宁静庄重的博物馆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在听我讲解过程中,他们随意的就可以抛出一个个语言包袱,似乎随时随地都在即兴演绎一场小型“喜剧”。东北人真的天生有喜剧天赋,而今天的经历无疑验证了这一点。 在大英博物馆中,我们常常会被文物的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但今天北方朋友的幽默却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色彩。当他们站在一件古埃及的雕像前,调侃其严肃的神情时,突然让我意识到:即使是面对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人类内心深处的那份轻松与幽默始终不变。这种幽默,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是我们与过去、与历史之间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 回顾这一上午,我不禁想到,笑声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连接。无论是我们今天轻松的互动,还是古代人们通过喜剧和讽刺传递社会信息,幽默都具备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力量。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喜剧被视为人类最原始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北方朋友们的这些即兴演绎,似乎延续了这一古老传统——将幽默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正如我们在导览中探讨的那些历史遗迹与文物,它们也曾经见证过古代人的日常喜怒哀乐。无论是古希腊的戏剧还是埃及壁画中的诙谐形象,人类文明总是在严肃的面纱下保留了一丝对生活的轻松态度。而今天,我们在这些文物面前笑出的每一声,也仿佛成为了这段漫长对话中的一环。 这样的导览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讲解,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讲解员的使命:不仅仅是传递历史和知识,而是通过与游客的互动,赋予这些古老的故事新的生命。笑声在博物馆中回荡,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庆祝。历史与幽默的交织,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情感的本质始终如一。 今天的博物馆旅程,也在这份欢笑中落下帷幕。但每一声笑,都仿佛在石墙之间久久回响,成为历史与当下的回声。 封面文物:The Lewis Chessmen 博物馆连接